PCT國際申請的含義
PCT是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簡稱,是在專利領域進行合作的國際性條約。其目的是為解決就同一發明創造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時,減少申請人和各個專利局的重復勞動。PCT國際申請是指根據《專利合作條約》提出的申請。
申請人向國外申請專利的途徑
(一)巴黎公約途徑
申請人想要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在多個國家獲得專利保護,就應當自本國優先權日起十二個月內分別向多個國家專利局提交多份專利申請文件,并繳納相應的費用。
(二)PCT途徑
申請人可以直接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局)提交一份PCT國際申請,要求優先權的,應當自優先權日起十二個月內提出。由受理國確定的國際申請日,在PCT的所有成員國中自國際申請日起具有正規國家申請的效力。申請人可以自優先權日起三十個月內向欲獲得專利的國家專利局提交申請文件譯文,并繳納相應的費用。
利用PCT申請途徑的好處
(一)簡化申請提出的手續:申請人可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中文或英文)撰寫申請文件,并直接遞交到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二)推遲決策時間,準確投入資金。在國際階段,申請人會收到一份國際檢索報告和一份書面意見。根據報告或書面意見,申請人可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有專利性,再根據需要,自優先權日起三十個月內主動辦理進入某個或某幾個國家的手續,即提交國際申請的譯文和繳納相應的費用。
(三)完善申請文件。申請人可根據國檢索報告和專利性國際初步報告,修改申請文件。